5月18日,在國際博物館日當天,鄭州市黃河路第二小學聯合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舉(ju) 辦了“大象陪你大器早成 做小小國寶守護人”校館教育課程成果展,全麵展示黃河路二小學生在參觀、研究博物館珍品文物後,將厚重曆史知識融入鮮活藝術節目的成果。漢服裝扮走進博物館的學生、老師、家長,也讓博物館充滿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在大象陶瓷博物館院內(nei) ,孩子們(men) 根據博物館文物設計的文創產(chan) 品整齊有序地陳列著:有形式獨特的彩繪陶瓷紋樣卷軸,色彩靚麗(li) 的魌頭衍紙掛件,造型各異的博山爐,設計新穎的軟陶人物枕掛飾和刺繡枕發夾,穿越古今的“絲(si) 綢之路”畫冊(ce) 等,這些獨具特色的文創作品,緊緊吸引著參觀者的眼球,久久不願離開。“守護小組”的成員們(men) 熱情洋溢地向觀眾(zhong) 介紹這些文創產(chan) 品。
豐(feng) 富多彩的文創節目吸引了眾(zhong) 多觀眾(zhong) 駐足欣賞;以館藏秦代文字磚為(wei) 原型製作的篆刻印章,也引起了市民的圍觀點讚;而根據十六國時期的文物“褐釉獬豸”設計的皮影戲《獬豸判案》在博物館展廳上演,活靈活現的獬豸化身判案大法官,引起了現場觀眾(zhong) 的陣陣驚歎;而圍繞北宋象棋盤編創的情景劇《學弈》,也是對弈文物“活化”展現的成果。多項活動的集中展示,集中展現出孩子們(men) 在文物“浸染”的可喜進步,贏得了市民的一致肯定。
在展廳二樓,一件件精致的陶瓷器物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賞,小小講解員們(men) 認真講解著文物背後的故事,專(zhuan) 業(ye) 有趣的解說贏得了陣陣掌聲。
在3600年的商城遺址下,身著漢服的黃河路第二小學的同學、家長,以及學校老師代表,親(qin) 手為(wei) 市民群眾(zhong) 送上學生們(men) 的“守護國寶文創作品”明信片,介紹明信片上文物背後的故事,希望更多的人來守護國家文物,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曆史。
鄭州市黃河路第二小學校長時蒙介紹,“我做國寶守護人”一直是黃河路第二小學與(yu) 大象陶瓷博物館用心踐行的校館結合課程,也是黃河路第二小學“走進博物館”係列課程之一。通過兩(liang) 年來“請進來、走出去、傳(chuan) 下去”的館校結合理念,孩子們(men) 化身國寶守護人,用自己的視角來解讀中原文化古陶瓷文化。今後黃河路第二小學將持續深入開展博物館課程,讓更多的學生走進博物館,賡續曆史文脈,傳(chuan) 承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