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雙減”工作的教育評價(jia) 改革要求,鄭州市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在“營造高質量的學校育人生態,讓學校成為(wei) 師生生命成長的綠洲”這一願景之下,基於(yu) “綠色評價(jia) ”理念,在一二年級開展非紙筆測評實踐,激發學生學習(xi) 興(xing) 趣,培養(yang) 學生核心素養(yang) ,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一、追尋核心素養(yang) 導向的實施背景,凸顯教育價(jia) 值
《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對義(yi) 務教育階段的課程結構、課程目標、課程內(nei) 容、課程實施及課程評價(jia) 等課程與(yu) 教學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全麵的規劃和設計,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就是“全麵體(ti) 現核心素養(yang) 導向”或“追求核心素養(yang) 的真正落地”。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政策的落地,讓學生的作業(ye) 少了,運動多了;學業(ye) 負擔輕了,學習(xi) 熱情高了。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雙減”工作部署要求,切實降低學生考試壓力,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健康成長,2021年8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義(yi) 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要求“大幅壓減考試次數,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鄭州市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秉承“立雅求美,綻放幸福”的辦學理念,基於(yu) “文質彬彬,綠意盎然”的育人目標,持續深耕“小綠芽”課程,積極構建“雅美少年”綜合評價(jia) 體(ti) 係,全過程、全方位、數字化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基於(yu) 學校綜合評價(jia) 頂層設計,聚焦核心素養(yang) ,探索小學一二年級非紙筆測評,幫助教師準確觀察與(yu) 判斷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jue) 問題的表現,充分發揮非紙筆測評的育人功能。
二、推進非紙筆測評的全景實施,彰顯教育功能
學校在開展一二年級非紙筆測評的實踐探索中,經曆了從(cong) 重視知識測評的“模塊闖關(guan) 1.0”,到強調能力達標的“遊園趣評2.0”,再到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ang) 的“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3.0”三個(ge) 發展階段。
(一)“模塊闖關(guan) 1.0”:“萌虎”趣測評
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學校在“雙元矩陣型組織結構”的引領下,依靠專(zhuan) 業(ye) 化的學術支持係統,在一二年級初次嚐試非紙筆測評。此次測評以“萌虎趣測評”為(wei) 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遊戲闖關(guan) 形式,引導學生在勇敢地闖過層層關(guan) 卡的過程中,輕鬆愉快地完成測評任務。
學校結合實際,科學確定評價(jia) 起點,製定評價(jia) 目標,統籌安排評價(jia) 內(nei) 容,多主體(ti) 、多維度評價(jia) 學生階段學習(xi) 效果,充分發揮評價(jia) 的多重功能,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
以語文學科為(wei) 例,學校從(cong) “學習(xi) 興(xing) 趣”“學習(xi) 習(xi) 慣”“學業(ye) 質量”三個(ge) 維度設計一二年級非紙筆測評的評價(jia) 內(nei) 容和觀察點,製定出了“萌虎拚音”“智虎識字”“靈虎誦讀”“虎口奪聲”四大類遊戲闖關(guan) 活動,采用當堂連線展示與(yu) 課下錄製視頻展示相結合的形式,全麵呈現學生的學習(xi) 所得。
在檢測學生識字掌握情況時,教師利用多媒體(ti) 軟件創設“我是識字小能手”闖關(guan) 遊戲,引導學生借助漢語拚音認讀漢字,借助圖畫猜讀認字。老師們(men) 還精心設計了闖關(guan) 評價(jia) 表,學生每闖過一關(guan) ,即可在評價(jia) 表上畫上一棵“小綠芽”。整個(ge) 測評結束後,老師們(men) 會(hui) 根據每個(ge) 學生的檢測結果,及時、全麵地了解學生的學習(xi) 興(xing) 趣、學習(xi) 習(xi) 慣,以及學業(ye) 質量。
回顧此次非紙筆測評,在內(nei) 容安排和情境設置上,不僅(jin) 關(guan) 注到了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也關(guan) 注到了情感態度和思維品質,指向學生的語文素養(yang) 。測評采用模塊闖關(guan) 形式,也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挑戰性。這樣的評價(jia) 方式,讓學習(xi) 成為(wei) 一場快樂(le) 遊戲,引導學生在快樂(le) 的學習(xi) 情境中收獲知識、陶冶情操。
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men) 也發現一些問題:
1.闖關(guan) 遊戲具有一定的順序性、連續性,學生隻有在完成了第一關(guan) 後,才能進入下一關(guan) ,為(wei) 了保證每一個(ge) 孩子都能參與(yu) 闖關(guan) ,測評教師無形中縮短了孩子們(men) 思考的時間。如何讓每一個(ge) 孩子都能充分思考,保障測評的全麵性、有效性呢?
2.對於(yu) 學生而言,他們(men) 的目標似乎就是闖關(guan) 。而作為(wei) 教育者,闖關(guan) 的目標又是什麽(me) 呢?如何保證評價(jia) 目標的有效落實呢?
(二)“遊園趣評2.0”:“綠芽”在成長
帶著這些思考,學校召開“文綠圓桌會(hui) ”,在學校“一圓九中心”的支持下,對“模塊闖關(guan) 1.0”非紙筆測評形式進行全方位的複盤總結。在充分調研教師、學生、家長意見的基礎上,我們(men) 發現,趣味化、生活化、貼近學生需求的遊園評價(jia) 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遊園形式對測評的順序沒有太大的要求,能充分滿足學生自由自在、個(ge) 性發展的需求,保證每個(ge) 孩子測評的效果。隨著新課標的頒布,2022年6月,在一二年級非紙筆測評中,我們(men) 對評價(jia) 目標的製定、評價(jia) 內(nei) 容的選擇、評價(jia) 形式的呈現,以及評價(jia) 效果的評估上又有了新的抓手,最終確定以“百花競放 綠芽成長”為(wei) 主題,進行遊園式的測評。
為(wei) 了讓“小綠芽”們(men) 擁有一次沉浸式的測評體(ti) 驗,為(wei) 學生營造出充滿趣味性的“遊樂(le) 園”。在語文“文耕園”中,老師們(men) 精心設置了“四時田園”“遊園不值”“青青園中”“春色滿園”等板塊,全麵考查學生“識字與(yu) 寫(xie) 字、閱讀與(yu) 鑒賞、表達與(yu) 交流、梳理與(yu) 探究”等方麵的能力。學生通過轉盤、抽簽、摸球等方式,抽取測評內(nei) 容,在輕鬆的“遊園”情境中,體(ti) 會(hui) 語文學習(xi) 的樂(le) 趣。
在“遊園趣評2.0”階段,我們(men) 尤其注重測評目標的製定與(yu) 評價(jia) 。測評目標是測評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例如,本次遊園會(hui) ,我們(men) 根據2022年版《義(yi) 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統編語文教材的要求,將測評總目標定為(wei) “暢遊漢字王國,盡情閱讀表達”,分別設置了“四時田園--準確拚讀音節,認識常用漢字,規範書(shu) 寫(xie) 漢字”,“遊園不值--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借助圖畫閱讀,背誦經典詩文”“青青園中--聽故事,講故事”“春色滿園--表達見聞,提出看法”等子目標。這樣的目標設計,基本涵蓋了小學第一學段語文教學要求,有明確的導向性和科學性。
在“遊園趣評2.0”階段,測評框架的設計盡可能體(ti) 現了語文能力的內(nei) 核,涵蓋了對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素養(yang) 的評價(jia) ,意圖實現學科核心知識在情境中的建構與(yu) 創造。而情境的建構與(yu) 創造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ti) 性,激發了學生的內(nei) 驅力,讓他們(men) 樂(le) 於(yu) 參與(yu) 、樂(le) 於(yu) 表現。
與(yu) 此同時,為(wei) 了深入研究一二年級非紙筆測評這一命題,我們(men) 的思考也再次走向深入:
1.無論是闖關(guan) 還是遊園,娛樂(le) 性和觀賞性遠遠超過了它的實用價(jia) 值,測評內(nei) 容偏重概括,無形中衝(chong) 淡了學生的學習(xi) 評價(jia) 要素。
2.由於(yu) 學生數量大,在實際操作中易出現效率低的現象,盡管有信息技術的助力,學校依然要組織大批測評人員現場觀察、記錄、統計,費時費力。
3.測評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但是由於(yu) 評價(jia) 工具不夠係統,難以科學全麵地反映學生語文知識和技能在真實情境中的掌握運用情況。如何研製有層次、有梯度的評價(jia) 量規,提高測評的信度和效度呢?
(三)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3.0:小綠芽觸摸大自然
基於(yu) 這樣的思考,在充分總結1.0階段、2.0階段測評經驗的基礎上,2023-2024學年,我校邁入基於(yu) 核心素養(yang) 理念和新課標要求的非紙筆測評3.0階段--“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
1.概念界定
“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是什麽(me) 呢?
項目式學習(xi) 是通過師生做項目來開展教與(yu) 學的活動。學校實踐的“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和“項目式學習(xi) ”有相通之處。它是在一個(ge) 項目主題的引領下,融合語文、數學、科學、美術、音樂(le) 、體(ti) 育、道德與(yu) 法治、勞動教育等學科,有機整合這一學期各學科核心要素,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開展合作探究,在嚐試解決(jue) 問題、完成項目成果的過程中,采用的遊戲化、項目化、綜合式的評價(jia) 方式。這種評價(jia) 是一種基於(yu) 合作探究、思維訓練、問題解決(jue) 的評價(jia) 模式,是一種強調創新、生成、發展、合作的評價(jia) 方式。
2.問題來源
為(wei) 什麽(me) 把“項目化”用在一二年級的非紙筆測評中呢?
首先,核心素養(yang) 導向的新課程標準對教育目標、課程教學內(nei) 容與(yu) 方式以及教育評價(jia) 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引發了對學科素養(yang) 、跨學科學習(xi) 、項目式學習(xi) 、學科實踐等概念的大討論。項目式學習(xi) 是支持學生通過解決(jue) 真實問題培育素養(yang) 的一種“教學評”一體(ti) 化的新樣態,是促進國家課程“教學評”方式變革的一種重要載體(ti) 。
其次,在新課程教與(yu) 學變革的背景下,學校創新實踐了“多點互聯型組織結構”,鼓勵教師成立項目組。年級組、教研組或者教師個(ge) 人可以根據需要發起項目,發起的原因可以是某項工作、教育活動、課程開發、教學研究,甚至是興(xing) 趣愛好等,經文綠圓桌會(hui) 論證獲批後,成立項目組,項目發起人擔任“項目 CEO”募集成員。學校為(wei) 項目組提供各種資源、流程模型、思維工具、成長跟蹤等。
在這樣的實踐探索背景之下,一二年級教研組長發起了非紙筆測評項目,並成立“非紙筆測評項目組”。一二年級全體(ti) 教師擔任項目成員,在同一項目引領下,共同探索將情境和活動實踐結合的“融合交互式”綜合性評價(jia) ,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為(wei) 學生提供一個(ge) 知識跨界整合、核心素養(yang) 導向的評價(jia) 能量場,促進“教學評”深度融合。
3.實施路徑
怎樣在實踐中運用“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進行一二年級非紙質測評呢?
本學年,“非紙筆測評項目組”在充分調研學生興(xing) 趣的基礎上,結合學校長期開展的“二十四節氣”項目式學習(xi) 活動,確定以“小綠芽觸摸大自然”為(wei) 主題,在一二年級進行“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非紙筆測評項目組”圍繞“小綠芽觸摸大自然”這一主題,有機整合這一學期各學科學習(xi) 內(nei) 容,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開展合作探究,在嚐試解決(jue) 問題、完成項目成果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評價(jia) 。
(1)錨定目標,依據課程標準設計測評框架
非紙筆測評中,清晰界定的目標圖景和明確的評價(jia) 標準,能讓學生明白自己“要到哪裏”“現在在哪裏”“怎樣才能到達目標”。
基於(yu) 這樣的思考,項目組根據2022年版《義(yi) 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相關(guan) 要求,結合統編教材內(nei) 容,從(cong) “學習(xi) 興(xing) 趣”“學習(xi) 習(xi) 慣”“學業(ye) 質量”三個(ge) 維度設計評價(jia) 內(nei) 容和觀察點,製定《統編教材語文階段性評價(jia) 框架表》。
評價(jia) 框架的設計,為(wei) 我們(men) 梳理學習(xi) 目標、設計評價(jia) 內(nei) 容提供了抓手。圍繞“小綠芽觸摸大自然”這一項目主題,我們(men) 聯係學生已有學習(xi) 經驗,設計“觀察大自然”“傾(qing) 聽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我愛大自然”四項測評內(nei) 容,分別指向第一學段“識字與(yu) 寫(xie) 字”“閱讀與(yu) 鑒賞” “表達與(yu) 交流” “梳理與(yu) 探究”的學段要求。
以“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中二年級語文測評內(nei) 容為(wei) 例:
第一板塊:觀察大自然--識字與(yu) 寫(xie) 字
教師創設關(guan) 於(yu) 大自然的真實情境,考察學生對本冊(ce) 教材生字詞的認讀與(yu) 書(shu) 寫(xie) 情況;並用部首檢字法查字典。
第二板塊:傾(qing) 聽大自然--閱讀與(yu) 鑒賞
教師圍繞本冊(ce) 教材語文要素設置三項任務--背誦、閱讀、積累。帶領學生走進山川湖海、秀美自然,背誦課內(nei) 4首古詩,借助圖畫朗讀一篇描寫(xie) 大自然的文章,並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文章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第三板塊:感受大自然--表達與(yu) 交流
教師依據統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材中的插圖,引導學生通過對圖片的觀察,以圖片為(wei) 線索梳理故事脈絡,了解故事內(nei) 容,並試著講故事,與(yu) 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
第四板塊:我愛大自然--梳理與(yu) 探究
學生以小組為(wei) 單位,用口頭或圖文的方式合作整理自己在“小綠芽觸摸大自然”這一項目活動中的見聞和想法,合作完成“小綠芽觸摸大自然”手帳。
這樣的內(nei) 容設計,緊扣學段目標,整合教材內(nei) 容,在要素關(guan) 聯中開展項目測評;注重體(ti) 驗跟進,聚焦思維發展,在項目進程中落實評價(jia) 目標。這不僅(jin) 是一次測評,更是一次值得回味的學習(xi) 曆程,真正體(ti) 現了雙減背景之下,立足學生核心素養(yang) 發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的美好理念。
(2)聚合要素,基於(yu) 情境任務開發評價(jia) 量規
“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是一種觀察學生在真實任務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和經驗解決(jue) 實際問題能力的表現性評價(jia) 。為(wei) 充分發揮表現性評價(jia) 的優(you) 勢,還需要有效的評價(jia) 量規,增強評價(jia) 的信度和效度。
為(wei) 了便於(yu) 教師在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過程中更加清晰地判斷、評估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行為(wei) 表現,項目組聚合測評任務的情境、形式、對象、資源等要素,量身定製表現性評價(jia) 量規,基於(yu) 不同定量和定性的評價(jia) ,實現對不同表現的學生進行評價(jia) 。
表1:二年級上冊(ce) 非紙筆測評的評價(jia) 量規
我們(men) 在評價(jia) 量規的研製過程中,先根據測評任務明確每個(ge) 測評項目的評價(jia) 指向;再設計表現性評價(jia) 任務的評價(jia) 指標,分層描述不同等級水平,盡可能地貼合學生在任務情境中的行為(wei) 表現。評價(jia) 量規的使用,便於(yu) 師生在測評過程中明了每個(ge) 項目的評價(jia) 標準,做出較為(wei) 準確的等級判定,增強評價(jia) 量規使用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在過程性評價(jia) 中,我們(men) 也根據真實任務情境開發了不同類型的評價(jia) 量規(表2),以確保評價(jia) 工具在測評活動中發揮作用。例如:我們(men) 以“智慧島”為(wei) 評價(jia) 背景圖,讓學生在測評中獲得一種沉浸式的體(ti) 驗。在測評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點亮”對應的龍珠,完成過程性評價(jia) 。測評結束後,教師組織學生回顧自己在測評中的表現,以自評和師評的方式進行結果性評價(jia) 。這種任務情境式的評價(jia) 量規,讓評價(jia) 工具的使用貫穿非紙筆測評的全過程,記錄、判斷、評估學生語文知識與(yu) 技能的真實水平。
表2:“靈龍勇闖智慧島”評價(jia) 量規
(3)結果反饋,依托數據循證評估評價(jia) 效度
學校依托NAS、雲(yun) 服務等搭建測評數據庫,將學生非紙筆測評的過程資料和評價(jia) 結果以視頻、圖片、音頻等方式匯入數據中樞,形成學生綜合評價(jia) 係統。通過大數據的沉澱、分析,形成學生綜合素養(yang) 發展的畫像,包含評價(jia) 等級、教師評語、優(you) 秀作品三大板塊,形成“一生一評”非紙筆測評的評估報告。
測評項目組基於(yu) 數據循證評估,對非紙筆測評的評價(jia) 結果作出定量和定性的評價(jia) ,並對量規等級描述的不足之處提出修改建議,以確保評價(jia) 效度最優(you) 化。此外,項目組還依據非紙筆測評結果進行反饋(表3),對標評價(jia) 量規改進教學。通過對照評價(jia) 量規中的表現等級,與(yu) 學生實際測評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發現日常教學中的盲點,撰寫(xie) 測評反思尋找教學改進的方法與(yu) 策略,從(cong) “一生一評”到“一生一策”,實現教學評的一致。基於(yu) 測評結果,教師依據每個(ge) 學生的評估結果設計與(yu) 之匹配的個(ge) 性化學習(xi) 任務,為(wei) 學生提供精準的學習(xi) 建議。
表3:非紙筆測評結果反饋表
三、探究學業(ye) 質量評價(jia) 的實踐反思,體(ti) 現教育追求
無論是1.0版本的嚐試,還是從(cong) 2.0到3.0階段的深入探究,我們(men) 在實踐“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的進階道路上一路行走、一路發現。正如崔允漷教授所強調的:“新的教學目標關(guan) 注學生運用知識做事、持續地做事、正確地做事,強調知識點從(cong) 理解到應用,重視知識點之間的聯結及其運用。”評價(jia) 應以教學生學會(hui) 生活為(wei) 最終旨趣,知識教學作為(wei) 育人的基本途徑應以幫助學生學會(hui) 運用知識解決(jue) 生活中的問題為(wei) 終極關(guan) 懷,而創新評價(jia) 活動、拓展評價(jia) 方式,是引發學生主動投入學習(xi) 、保持學習(xi) 熱情的重要策略。
當然,在探索“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的過程中,我們(men) 也發現,目前的評價(jia) 主體(ti) 多以教師、學生為(wei) 主要角色,我們(men) 還可以進一步探究邀請專(zhuan) 家、社區等多方評價(jia) 團體(ti) ,營造出更加多維的評價(jia) 共同體(ti) ;另外,項目化學習(xi) 評價(jia) 的特點在於(yu) 項目成果具有真實性、公開性,在項目式學習(xi) 評價(jia) 過程中,學科融合還可以更廣泛、更深入,項目成果還可以更豐(feng) 富、更優(you) 化。
智能時代,在轉變教育評價(jia) 方式的同時,我們(men) 更關(guan) 注全學生、全素養(yang) 、全過程,既能指向育人目標,又將素養(yang) 落地紮根,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學校的評價(jia) 改革在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經曆了一個(ge) 人做、一些人做、一群人做到全體(ti) 參與(yu) 的轉變過程,學校把目光從(cong) “育分”轉向了“育人”,由此不斷激發師生的內(nei) 生動力,讓每個(ge) 學生都呈現出自然而舒展、真實而動人的成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