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聆聽專(zhuan) 家講座及現場互動,讓我們(men) 家長對校園欺淩和家庭語言暴力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實用的方法和技巧,教育是一場雙向奔赴,希望學校今後多多舉(ju) 辦家校共育的活動”。近日,郟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二(7)班學生王楓雅的家長參加完學校舉(ju) 辦的家長普法公益講座後,頗有感觸地說。
少年強,則國強。近年來,郟縣高度重視平安校園、法治校園建設和青少年法治素養(yang) 提升工作,為(wei) 全縣120所學校配備法治副校長,實現了縣域內(nei) 學校100%全覆蓋,織密未成年人特別是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的“保護網”。縣檢察院成立“苔花”未檢工作團隊,定期開展“檢校同行”法治進校園係列活動。
為(wei) 有效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郟縣教體(ti) 局以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hui) “成長紅綠燈”公益普法進郟縣為(wei) 契機,全方位推進普法活動。通過百部法治係列微電影展演,以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為(wei) 基礎,以青少年喜聞樂(le) 見的情景再現的形式講述法治故事,傳(chuan) 遞法治觀念。全縣各學校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組織師生和家長通過觀看線上名家講座、法治微電影,舉(ju) 辦線下家長普法公益講座等形式,讓孩子們(men) 在寓教於(yu) 樂(le) 中學習(xi) 法律知識,提高遵紀守法和自我安全防範意識,實現了學校、家庭、社會(hui) 三位一體(ti) 互動普法教育體(ti) 係。
截至目前,郟縣教體(ti) 局共組織全縣36所學校開展線上集中學習(xi) 兩(liang) 期、線下家長公益講座一期,將18套普法課件(含48個(ge) 普法微電影盤、18本教材)用於(yu) 縣直7所試點學校日常法治教育活動中,累計惠及32000餘(yu) 名學生及8300餘(yu) 名學生家長。廣大師生家長紛紛表示,這些創新的方式方法,牢牢抓住青少年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欲強、好奇心強的特點,把情感、藝術元素引入學校法治教育當中,運用傳(chuan) 統媒體(ti) 和互聯網、手機等新媒介,激發學生的學法興(xing) 趣,教育效果非常好。
“相信通過活動的持續開展,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觀念和意識必將在郟縣校園遍地開花。下一步,我們(men) 將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多渠道、全方位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chuan) 教育,為(wei)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為(wei)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園、平安郟縣夯實堅定的法治基礎。”郟縣教體(ti)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李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