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關(guan) 鍵在教育,教育的關(guan) 鍵在教師。”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信息化教學能力已成為(wei) 教師的必備綜合素養(yang) 。近年來,安陽師範學院不斷對師範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ang) 進行改革與(yu) 創新,遵循“一貫通、兩(liang) 並重、三融合”的培養(yang) 理念,即堅持貫通堅定的從(cong) 教信念,堅持學科性與(yu) 示範性並重、理論性與(yu) 實踐性並重,堅持學科知識、教育教法知識與(yu) 信息技術知識三者相互融合,從(cong) 課程體(ti) 係、教學模式、實踐體(ti) 係及課程資源等方麵,探索出一條師範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育途徑。
構建信息化教學課程體(ti) 係。安陽師範學院通過全麵修訂師範類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方案,不斷優(you) 化課程體(ti) 係,重構課程內(nei) 容,按照 “按需選課、滲透學科、全程實踐、雙師指導”的培養(yang) 策略,形成了“2+X+S”的課程體(ti) 係。如圖所示:
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改革。基於(yu) 智慧課堂的教學模式實現了三個(ge) 轉變:從(cong) 以教為(wei) 主向以學為(wei) 主轉變,從(cong) 以課堂教學為(wei) 主向基於(yu) “互聯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轉變,從(cong) 以結果評價(jia) 為(wei) 主向過程與(yu) 結果評價(jia) 相結合轉變。安陽師範學院以三個(ge) 轉變為(wei) 基礎,對師範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ang) 開展三階段混合教學模式。
構建“全程實踐教學”體(ti) 係。形成由認知實踐、課程實踐、模擬實訓、教育實習(xi) 四大環節的實踐教學全覆蓋。一是通過網絡平台觀摩中小學智慧課堂,將中小學教師所需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與(yu) 日常學習(xi) 和訓練有效融合。二是開展“雙導師”混合式教研實踐。三是與(yu) “國培計劃”有效融合。與(yu) 參骨幹教師交流互助,進一步縮小師範生信息化教學能力與(yu) 實際中小學教學的差距。
加大信息化資源建設投入。一是集中投入,分批建設。安陽師範學院建成了包括智慧教室、高清錄播教室、遠程式互動教室、微格教室等在內(nei) 的信息化教學環境,實現了校園網絡全覆蓋。師範生可以通過電腦、移動終端等設備隨時隨地獲取學習(xi) 資源。二是積極開展優(you) 質網絡課程建設。安陽師範學院係統規劃了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ang) 網絡課程體(ti) 係。建成在線網絡課程4000餘(yu) 門;教師教育數字化資源庫,覆蓋基礎教育各學段、各學科;“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網絡平台”為(wei) 中小學教師培訓搭建了網絡研修平台,提供體(ti) 驗式、參與(yu) 式、互動式學習(xi) 研修內(nei) 容。
通過近3年的改革與(yu) 實踐,安陽師範學院師範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獲得較大提升。近3年,學院師範生在全國師範生微課大賽中獲得二等獎10個(ge) ,優(you) 秀獎3個(ge) ;由學生組建的“微課工作室”在團隊教師指導下為(wei) 學校教師製作網絡精品課程,為(wei) 中小學教師製作大賽課件和微課視頻,充分體(ti) 現了學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