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市縣動態 > 正文
資助開啟強國路 育人造就棟梁材

杞縣教體局在全國基礎教育學生資助工作會議上做典型經驗交流

發布時間:2024年07月31日10:39 來源:教育時報

7月23日—26日,由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辦、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承辦的2024年全國基礎教育學生資助工作會(hui) 議在寧夏銀川舉(ju) 行。



7月25日上午,根據大會(hui) 安排,河南省杞縣教體(ti) 局、湖北省秭歸縣教育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教育局3個(ge) 縣(區)教育局做了典型發言。



杞縣教體(ti)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焦俊峰作為(wei) 全國僅(jin) 有的三個(ge) 代表之一,在基礎教育資助育人工作典型經驗中以《資助開啟強國路  育人造就棟梁材》為(wei) 題,從(cong) 著眼“愛”意,傾(qing) 心幫扶貧困學子;資助融合“五育”創新育人局麵;資助育人見實效,助力學生成才三大方麵介紹了杞縣資助工作的典型做法。


近年來,杞縣教體(ti) 局始終堅持黨(dang) 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並舉(ju) 、“五育”融合,特別在資助育人工作方麵,秉持育人初心,致力於(yu) 喚起“幫助困難家庭學子、樹立自主自強意識、拋棄自弱自卑”的觀念,引領每一位困難學子勇於(yu) 克服困難,知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讓黨(dang) 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在教育領域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焦俊峰重點分享了杞縣開創的資助與(yu) 德育攜手共進、資助與(yu) 智育相互促進、智育與(yu) 體(ti) 育並肩前行、資助與(yu) 美育交相輝映、資助與(yu) 勞育相得益彰的“資助+‘五育’並舉(ju) ”模式。


長期以來,杞縣教體(ti) 局在學生資助方麵堅持推行領導幹部、黨(dang) 員教師聯係班級和困難學生製度。所有學校領導均有學段、班級聯係點,教師黨(dang) 員一對一聯係困難學生。對於(yu) 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單親(qin) 孤兒(er) 及患有身心疾病的學生,除政府提供的幫扶資金外,通過組織捐款、自發“結對”等方式進行幫扶,從(cong) 購買(mai) 捐贈衣服、日用品、課外閱讀資料等多處細節入手,以溫暖小事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學校的關(guan) 愛、社會(hui) 的溫暖。


在資助育人中,創新推進“資助+‘五育’並舉(ju) ”模式引起較大反響。杞縣教體(ti) 局將學生資助工作與(yu) 德育、智育、體(ti) 育、美育、勞育緊密融合,全力推動資助育人工作向縱深拓展。精心策劃“新時代好少年”評選活動,對品學兼優(you) 的家庭困難學生予以優(you) 先入選推薦,並進行家訪,深入調研他們(men) 在家中的生活情況,挖掘其奮鬥的閃光點,激發奮鬥向上的持續動力。針對一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學習(xi) 之路上缺乏動力、自卑與(yu) 消沉的情緒,著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構築起樂(le) 觀自信、進取向上的精神支柱。結合“兩(liang) 節課”和感恩、誠信教育,精心製訂“理想信念教育實施方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專(zhuan) 題教育,引導學生將個(ge) 人的人生價(jia) 值追求與(yu) 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結合起來,引領他們(men)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


針對因家庭教育與(yu) 成長環境的局限性,尚未養(yang) 成良好的學習(xi) 習(xi) 慣、有厭學情緒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作為(wei) 困難學生的貼心幫扶者,時刻關(guan) 注其課堂表現和班級動態,在班級內(nei) 、學生之間搭建互助小組,形成“一幫一、一幫多”的互助模式,助力困難學生查缺補漏、發揮優(you) 勢、構建和諧的班級人際關(guan) 係,讓他們(men) 在學習(xi) 過程中感受快樂(le) ,充滿溫暖。


針對不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性格內(nei) 向,對集體(ti) 活動望而卻步的自卑情緒,杞縣各學校積極推進陽光體(ti) 育活動,因勢利導,組織這些學生踴躍參與(yu) 體(ti) 育鍛煉,舒緩他們(men) 各方麵的壓力,鼓勵有潛力的學生積極投身於(yu) 各種體(ti) 育活動,找準自己的賽道,贏得自信。對於(yu) 在音樂(le) 、美術等方麵有特長的學生,學校充分挖掘其潛能,積極鼓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踴躍參加社團活動和各類興(xing) 趣小組,為(wei) 他們(men) 免費發放教材和各類學習(xi) 資料,進行悉心的美育培育,提升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水準和創新能力。


在教育強國路上一個(ge) 都不能少、一個(ge) 都不能落下,杞縣教體(ti) 局秉持教育初心,用心將這項惠民工程走入人心、溫暖入心,將黨(dang) 的關(guan) 懷和溫暖惠及每一位困難學子,讓每一位學生不因家庭困難而失學,幫助每一名困難家庭學子完成學業(ye) 、樹立自主自強意識、拋棄自弱自卑觀念、全麵發展努力成才,引領他們(men) 知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一顆紅心、身心健康,爭(zheng) 做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棟梁之材。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 記者 程振華)


責編:姚夢迪 二審:杜帥鵬 三審:侯軍鋒

最新發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