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李菊蕾: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係的實踐與探索

發布時間:2024年08月09日19:08 來源: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

高等職業(ye) 院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是針對學前教育領域而設計的、旨在培養(yang) 具備專(zhuan) 業(ye) 知識與(yu) 實踐能力的專(zhuan) 門人才的課程體(ti) 係集合,主要涵蓋幼兒(er) 教育相關(guan) 的理論知識、教育方法與(yu) 實踐技能等內(nei) 容。目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結構主要由基礎課程、專(zhuan) 業(ye) 核心課程、實踐教學課程和綜合素質課程四部分構成。在“高期望帶來的低生育率問題幾乎無解,且社會(hui) 婚姻觀念從(cong) ‘晚婚—普婚’到‘晚婚—不婚’的轉變可在一代人的時間內(nei) 完成”的複雜社會(hui) 背景下,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課程是撬動學前教育質量提升的關(guan) 鍵杠杆”,因此,大力推進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的實踐與(yu) 探索,不僅(jin) 十分必要,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存在問題剖析


高等職業(ye) 院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為(wei) 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e) 發展培養(yang) 了大批高素質的幼兒(er) 教師,但在課程體(ti) 係、評價(jia) 體(ti) 係、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等方麵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課程結構設置不科學,教學內(nei) 容相對滯後


課程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ge) 方麵:一是課程配置隨意,內(nei) 容安排不科學,課程之間的聯係不夠緊密,缺乏係統性和整體(ti) 性,職業(ye) 技能課程質量參差不齊;二是專(zhuan) 業(ye) 理論課程體(ti) 係不完整,知識之間缺乏關(guan) 聯性;三是理論課與(yu) 實踐課比例失衡。盡管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涵蓋了學前教育的主要內(nei) 容,但理論課程與(yu) 實踐課程的比重仍不均衡。一些高職院校過於(yu) 偏重理論課,導致實踐課比重偏低。在具體(ti) 內(nei) 容上,幼兒(er) 園教育教學、美術教育、兒(er) 童發展心理學等方麵的內(nei) 容相對匱乏。這種不科學的課程設置使得高職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在畢業(ye) 時無法完全勝任幼兒(er) 園的工作,從(cong) 而直接影響了他們(men) 的就業(ye) 率和就業(ye) 質量。同時,課程內(nei) 容的更新也不夠及時。隨著學前教育的快速發展,相關(guan) 的理論和實踐技能也在迅速更新。然而部分高等職業(ye) 院校的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教材、資源等內(nei) 容更新滯後,無法滿足現代學前教育的需求。


(二)教學方法相對落後,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麵臨(lin) 教師培訓經費短缺、培訓時間不足的困境。這往往導致教師的知識陳舊、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相對落後等問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的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缺乏相應的培訓機會(hui) ,而一些教師未能樹立終身學習(xi) 的理念。教師參加國內(nei) 外學術研討會(hui) 、學術交流活動的機會(hui) 較少,這不利於(yu) 提升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也不利於(yu) 增強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雖然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在高等職業(ye) 院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但在部分院校中,教育信息化程度仍然偏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成效。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是當前高等職業(ye) 院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評價(jia) 體(ti) 係建設有待完善,評價(jia) 管理不夠科學


當前的評價(jia) 內(nei) 容過於(yu) 狹窄,僅(jin) 局限於(yu) 課程考核,未能有效地將課程考核與(yu) 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相結合,從(cong) 而忽視了課程評價(jia) 在促進學生全麵發展中的作用。同時,評價(jia) 中沒有突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過於(yu) 注重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缺乏對學生專(zhuan) 業(ye) 能力、職業(ye) 道德、創新意識以及職業(ye) 生涯規劃等綜合能力的評價(jia) 。在實習(xi) 環節方麵,部分高職院校由於(yu) 缺乏科學的實習(xi) 評價(jia) 管理製度,未能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和指導,導致學生在實習(xi) 過程中表現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是由於(yu) 部分高職院校的實習(xi) 管理製度有待進一步科學化和合理化。因此,完善高等職業(ye) 院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評價(jia) 體(ti) 係、合理設置科學的評價(jia) 管理製度刻不容緩。


(四)實踐課程與(yu) 課堂理論存在脫節


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需要學生通過實踐課程來培養(yang) 實際操作能力和教學技巧。然而,一些高等職業(ye) 院校無法提供充足的實踐場所,如教學實習(xi) 基地、幼兒(er) 園等,從(cong) 而使學生的實踐機會(hui) 受到限製。同時,部分實踐內(nei) 容與(yu) 課堂理論脫節,導致學生在實踐中無法有效地運用所學理論知識來指導和支持實際教學。這種脫節現象可能源於(yu) 教師教學設計的不合理、教學內(nei) 容過於(yu) 抽象或缺乏實踐案例等,這無疑阻礙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ang) ,限製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


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的改革與(yu) 實踐


筆者結合駐馬店職業(ye) 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改革的實際案例,對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改革進行了詳細的評估和分析,最後總結改革經驗與(yu) 啟示如下。


(一)改革案例分析


國務院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ye) 教育的決(jue) 定》提出,現代職業(ye) 教育要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的全麵發展,並提出了“五個(ge) 對接”,即“推動專(zhuan) 業(ye) 設置與(yu) 產(chan) 業(ye) 需求對接,課程內(nei) 容與(yu) 職業(ye) 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yu) 生產(chan) 過程對接,畢業(ye) 證書(shu) 與(yu) 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對接,職業(ye) 教育與(yu) 終身學習(xi) 對接”。將學前教育課程內(nei) 容直接與(yu) 幼兒(er) 教師資格證、保育員資格證書(shu) 、育嬰師證、幼兒(er) 照護等級證書(shu) 考取相關(guan) 聯,在“1+X”證書(shu) 製度的基礎上,進行了人才培養(yang) 模式的創新,實施“1+X+N”的職業(ye) 教育人才培養(yang) 方案,增加了“德、體(ti) 、美、勞”多個(ge) 方麵的評價(jia) ,以此探索更為(wei) 完善的學前教育人才培養(yang) 和評價(jia) 體(ti) 係。同時,學校對課程設置進行了調整,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zhuan) 業(ye) 課程、專(zhuan) 業(ye) 核心課程、專(zhuan) 業(ye) 拓展課程、選修課程和集中實踐課程等。為(wei) 了提高實踐課程的比重,加大了實踐基地的建設力度,並與(yu) 多家幼兒(er) 園建立了校企合作關(guan) 係。針對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中有理論應用滯後的問題,設置了如幼兒(er) 園環境創設、幼兒(er) 園教育活動設計與(yu) 實施、幼兒(er) 園遊戲與(yu) 指導、學期兒(er) 童行為(wei) 觀察與(yu) 分析、幼兒(er) 園班級管理等一係列與(yu) 幼兒(er) 園實際工作緊密相關(guan) 的課程,以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


此外,學校注重培養(yang) 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激發他們(men)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學方法的創新成為(wei) 關(guan) 注的重點,學校為(wei) 學生提供了豐(feng) 富多樣的實訓內(nei) 容,其中包括教育見習(xi) 、頂崗實習(xi) 、畢業(ye) 論文與(yu) 設計等。學校共設有16類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實訓室,涵蓋了舞蹈與(yu) 形體(ti) 實訓室、聲樂(le) 教室、數碼鋼琴教室、琴房、美術教育實訓室、手工實訓室等傳(chuan) 統師範教育領域的實訓室,還積極引入信息技術,新建了語音實訓室、微格教學實訓室、多功能錄播實訓室等;同時,根據現代教育理論,配備了豐(feng) 富的學前教育教具,模擬仿真幼兒(er) 園工作環境,拓寬教學手段,增強教學互動性。此外,鼓勵教師探索個(ge) 性化教學策略,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xi) 需求。


(二)改革效果評估


1.學生滿意度調查


為(wei) 了評估改革實踐的成效,對某院校的學生進行了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以及實踐環節等方麵的改革均表示滿意,並認為(wei) 這些改革有助於(yu) 提升學習(xi) 興(xing) 趣和實踐能力。


2.畢業(ye) 生就業(ye) 狀況分析


通過對某院校改革前後畢業(ye) 生就業(ye) 狀況的研究,發現改革實踐對於(yu) 提升畢業(ye) 生就業(ye) 競爭(zheng) 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改革後,畢業(ye) 生在幼兒(er) 園工作的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更容易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此外,部分畢業(ye) 生在創新創業(ye) 領域也表現突出,這充分體(ti) 現了課程體(ti) 係改革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yang) 。


(三)改革經驗與(yu) 啟示


通過分析以上改革案例,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經驗與(yu) 啟示:


1.把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與(yu) 行業(ye) 發展趨勢結合起來


高職院校應深入了解學生的興(xing) 趣、潛能、發展需求以及當前學前教育行業(ye) 的發展趨勢,以便為(wei) 學生提供更符合實際的課程體(ti) 係。高等職業(ye) 院校應對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教學內(nei) 容進行實時更新,確保學生掌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最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具體(ti) 措施包括:定期開展學生需求調查,收集學生對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實踐環節等方麵的意見和建議,這有利於(yu) 營造良好的學習(xi) 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yu) 課程改革,建立個(ge) 性化的課程與(yu) 教學方式。通過設置選修課程、項目式學習(xi) 等,學生能根據自身興(xing) 趣及發展方向做出選擇。同時,高等職業(ye) 院校要積極引進現代教育技術,如多媒體(ti) 教學、網絡課程、虛擬仿真實驗等,以吸引學生興(xing) 趣,提高教學互動性,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學習(xi) 效果與(yu) 自主性。此外,高職院校應密切關(guan) 注學前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及時更新課程內(nei) 容,確保課程體(ti) 係與(yu) 行業(ye) 需求相適應。例如,隨著教育科技的發展,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應加入多媒體(ti) 技術、AI輔助教學等相關(guan) 內(nei) 容,提高學生在未來工作中的競爭(zheng) 力。


2.把推進實踐教學環節與(yu) 學生工作場景“沉浸式體(ti) 驗”結合起來


課程設置應貼近實際工作場景。學校要把課程設置和實際工作場景深度融合,聚焦行業(ye) 發展趨勢,充分挖掘實踐教學資源。例如,學校可以與(yu) 幼兒(er) 園、早教中心、培訓機構等建立合作關(guan) 係,為(wei) 學生提供實習(xi) 、觀摩等實踐機會(hui) 。在實踐教學課程的設計上,應結合學生的專(zhuan) 業(ye) 特點和發展需求,設計針對性強、實用性高的課程,如幼兒(er) 園教育實踐、早教活動的設計和執行、家長溝通與(yu) 合作等。同時,實踐基地的建設應注重環境的優(you) 化,設施的完善,並配置與(yu) 現代學前教育理念相匹配的教學設備,以便為(wei) 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條件。


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時,應進行有效地指導和評價(jia) 。學校可以組建一支專(zhuan) 業(ye) 的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隊伍,負責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工作。對實踐教學內(nei) 容、方法、手段等方麵進行精心設計和選擇,並在執行過程中及時反饋信息,為(wei) 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提供支持。此外,學校應建立以培養(yang) 創新能力為(wei) 核心的綜合能力訓練體(ti) 係,使學生能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於(yu) 實際工作當中。


3.把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與(yu) 擴展職業(ye) 發展空間結合起來


高職院校應在招聘和選拔教師時,注重考察教師的教育背景、教學經驗、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教育理念等多個(ge) 方麵,盡量選拔出具有高度敬業(ye) 精神和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的教師。學校還應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專(zhuan) 業(ye) 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zhuan) 業(ye) 知識。學前教育是一個(ge) 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需要不斷汲取其他學科的營養(yang) 和發展。因此,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國內(nei) 外學術研討會(hui) 、學術交流活動等,有助於(yu) 教師接觸到國際上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和最新的教學方法,開拓教師的學術視野,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素質。為(wei) 了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創新能力,高等職業(ye) 院校應關(guan) 注教師的職業(ye) 發展空間,包括職務晉升、學術研究、項目合作等多個(ge) 方麵。鼓勵教師發揮自身專(zhuan) 長,積極參與(yu) 課程改革、教育創新等活動,提升個(ge) 人職業(ye) 能力和價(jia) 值。同時,學校要構建科學激勵機製,對於(yu) 成績突出的教師要予以獎勵和肯定,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其創新能力。


三、結語


總之,高等職業(ye) 院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改革應從(cong) 多個(ge) 層麵著手,重點關(guan) 注學生需求、教學方法創新、實踐教學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麵,以期實現課程體(ti) 係的全麵提升。通過不斷改革和實踐,高等職業(ye) 院校將能夠更好地培養(yang) 高素質、實踐能力強的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人才,為(wei) 學前教育事業(ye) 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師教育課程改革重點項目“基於(yu) 專(zhuan) 業(ye) 認證背景下的三年製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編號:2021—JSJYZD—069)。作者簡介:李菊蕾(1981—),女,駐馬店職業(ye) 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


責編:任萬輝 作者:李菊蕾 二審:時高璽 三審:張舸

最新發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