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進一步提升教師跨學科主題學習(xi) 設計與(yu) 實施能力,增強教師開展跨學科教學的本領,強化課程協同育人功能,提高課堂效益和教育教學質量,9月19日,淅川縣教體(ti) 局在淅川縣思源實驗學校初中教育集團開展全縣中小學實驗教學跨學科主題學習(xi) 教研活動,全縣部分教育集團實驗學科教師及學校代表參加,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實驗教學促進跨學科融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等問題。
此次教研活動圍繞“常規課”和“專(zhuan) 題實踐活動課”兩(liang) 種課型展開研討,探討跨學科教學策略與(yu) 方法。參研教師從(cong) 教學活動主題確定、跨學科素材選取、教學流程優(you) 化、學科融合技巧四個(ge) 方麵進行互動交流,分享優(you) 秀教學案例。
淅川縣思源實驗學校初中教育集團化學教師李芳認為(wei)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要嚐試將化學實驗與(yu) 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設計出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具有挑戰性的跨學科實驗項目。淅川縣第一高級中學附屬學校教育集團物理教師寇磊認為(wei) ,在教學中還可以設計跨學科的項目實踐活動。淅川縣思源實驗學校初中教育集團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姚鵬程表示,跨學科教學不僅(jin) 是打破學科壁壘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yang) 學生解決(jue) 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在設計跨學科教學活動時,應注重知識的綜合應用,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hui) 靈活運用各學科知識,提升綜合素質及實踐能力。
活動結束後,參研教師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教研活動,大家對跨學科實驗教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實踐經驗,了解到跨學科教學不僅(jin) 能夠提升課堂趣味性和實效性,還能培養(yang) 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為(wei) 推進全縣中小學實驗教學跨學科主題學習(xi)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據了解,通過此次教研活動,淅川縣教體(ti) 局對跨學科教學提出了幾點新要求。
一是無論哪一種類型的跨學科學習(xi) ,都必須提供幾個(ge) 學科共同可跨的載體(ti) 。跨學科學習(xi) 必須基於(yu) 真實的(或創設的)生活情境,能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jue) 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性的深度理解。為(wei) 了實現跨學科學習(xi) 的真實目的,教師要認真研讀各學科的課程標準和各學科的教學目標,確定綜合學習(xi) 的驅動問題和本質問題,並在此基礎上聚焦、分化為(wei) 幾個(ge) 小任務,便於(yu) 師生活動的推動和實踐操作。
二是在跨學科學習(xi) 中,必須分清學科主次。之所以在課程中引入其它學科知識、方法,是為(wei) 了更全麵、更生動地開展這一課程的學習(xi) ,而不應讓其它學科知識喧賓奪主,削弱這一課程的主體(ti) 地位。
三是把教材作為(wei) 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學生學習(xi) 的重要載體(ti) 。開展跨學科學習(xi) ,首先應該認真研究學科教材。對學科教材的深度理解是上好學科課程的前提,也是這一學科課程中開展跨學科學習(xi) 的前提。由於(yu) 其它學科教材對教師而言相對陌生,對相關(guan) 學科教材的深度挖掘就變得尤為(wei) 重要。
四是正確認識跨學科學習(xi) 的主要目的。開展跨學科學習(xi) 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wei) 了讓學生擁有跨學科學習(xi) 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學習(xi) 興(xing) 趣,增進學習(xi) 效率。因此,在開展跨學科學習(xi) 時,教師應遵循學生自主探究的原則,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探究。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自行梳理、歸納、討論、研究學科之間的關(guan) 係,全麵調動學生的學習(xi) 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從(cong) 跨學科學習(xi) 中得到提高。
(來源:河南省教育融媒體(ti) 采編中心 記者 王丙雙 通訊員 姚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