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業(ye) 形式現狀
社會(hui) 工業(ye) 化和現代化的發展,使得高等教育普及、就業(ye) 機會(hui) 增多。因此,人們(men) 迫切意識到要全麵理解高職院校畢業(ye) 生的就業(ye) 問題並提供相應的指導支持,從(cong) 而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
對比近三年(2020-2022)的數據可以發現,2020-2022屆畢業(ye) 生總體(ti) 規模呈逐年遞增趨勢,2022屆畢業(ye) 生人數較2020年增長率幾乎達到50%。這與(yu) 近年國家大力發展職業(ye) 教育,高職院校不斷擴招以及高職學校高質量發展規劃的相一致。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屆畢業(ye) 生就業(ye) 去向的落實率為(wei) 98.26%。具體(ti) 分析該比例,其中有88.93%的學生已經成功簽約就業(ye) 。升學的比例占總畢業(ye) 生人數的6.14%,而自主創業(ye) 則隻占總畢業(ye) 生人數的0.61%。應征義(yi) 務兵的比例占畢業(ye) 生總數的1.51%,而待定就業(ye) 去向則占畢業(ye) 生總數的1.74%。
2022年學校畢業(ye) 生畢業(ye) 去向落實單位的性質主要集中在民營中小企業(ye) 及其他,占比93.50%;醫療衛生單位占比1.70%;三資企業(ye) 就業(ye) 占比1.51%;國有企業(ye) 就業(ye) 占比1.38%;機關(guan) 及其他事業(ye) 單位占比1.26%。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2屆畢業(ye) 生涉及25個(ge) 專(zhuan) 業(ye) ,平均就業(ye) 專(zhuan) 業(ye) 對口率88.22%。其中市場營銷、物業(ye) 管理、中小企業(ye) 創業(ye) 與(yu) 經營專(zhuan) 業(ye) 的就業(ye) 專(zhuan) 業(ye) 對口率為(wei) 100%;但數字媒體(ti) 技術、空中乘務等專(zhuan) 業(ye) 就業(ye) 對口率偏低,其中投資與(yu) 理財專(zhuan) 業(ye) 就業(ye) 對口率僅(jin) 為(wei) 54.55%,位居末尾。
薪酬可以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反映學校人才培養(yang) 質量及畢業(ye) 生個(ge) 體(ti) 的綜合素質。調查顯示,2022 屆畢業(ye) 生平均月收入4340.76 元,其中包含工資、獎金、提成、社會(hui) 保險等各類補貼。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校的生源質量也在不斷提高,畢業(ye) 生薪酬水平有所提升,但相較於(yu) 普通本科院校,薪酬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通過調研發現,畢業(ye) 生就業(ye) 率相對來說還是非常高的,學生就業(ye) 去向基本能得到落實。但是就業(ye) 率高不代表就業(ye) 質量高,學生的就業(ye) 質量並不理想,學生的就業(ye) 競爭(zheng) 力不強。在經濟轉型大背景下,高職畢業(ye) 生就業(ye) 依然麵臨(lin) 嚴(yan) 峻考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一是就業(ye) 率高但就業(ye) 質量偏低,二是就業(ye) 崗位層次較低,三是部分專(zhuan) 業(ye) 就業(ye) 對口率低。
二、高職畢業(ye) 生就業(ye) 對策研究
對於(yu) 當前我國高職畢業(ye) 生就業(ye) 情況分析,筆者認為(wei) 需要引導他們(men) 樹立正確的專(zhuan) 業(ye) 觀、就業(ye) 觀和職業(ye) 觀。同時,我們(men) 還需要進行職業(ye) 生涯規劃與(yu) 設計工作,以促進就業(ye) 指導工作的推進。在高職院校的就業(ye) 指導中,也應該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個(ge) 人理想與(yu) 社會(hui) 需求之間的關(guan) 係,並確保個(ge) 人與(yu) 職業(ye) 之間達到和諧匹配,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社會(hui) 、了解職業(ye) 、學會(hui) 做人、學會(hui) 選擇、學會(hui) 生活以及學會(hui) 學習(xi) 。通過這些努力,可以進一步提升就業(ye) 指導工作的質量。
(一)專(zhuan) 業(ye) 觀
首先,學生在選擇專(zhuan) 業(ye) 時應該考慮未來從(cong) 事的職業(ye) 是否適合自己。實際上,個(ge) 人特質與(yu) 不同職業(ye) 的特點最匹配是確定專(zhuan) 業(ye) 選擇方向的重要前提。其次,在選擇院校和專(zhuan) 業(ye) 時,我們(men) 應根據自己的個(ge) 性特征和德、智、體(ti) 狀況做出決(jue) 策。每個(ge) 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所以我們(men) 需要充分了解自己,在選擇報考的專(zhuan) 業(ye) 前進行全麵的評估。應該明確自己的思想品德等級,並判斷是否符合加分條件。同時要考慮平時學習(xi) 成績與(yu) 畢業(ye) 會(hui) 考成績,確定自己在本校應屆畢業(ye) 生中的位置。還要確認擬報考院校專(zhuan) 業(ye) 是否與(yu) 自身優(you) 勢相符,以及職業(ye) 興(xing) 趣、職業(ye) 氣質、職業(ye) 性格、職業(ye) 能力是否與(yu) 之相適應。此外,通過比較各高校該專(zhuan) 業(ye) 往年錄取分數線和今年招生人數,可以確定自己能進入哪個(ge) 檔次;也要確保個(ge) 人身體(ti) 素質達到院校錄取新生的要求。
選擇“暢銷”專(zhuan) 業(ye) 需要謹慎考慮。每個(ge) 人對於(yu) “暢銷”專(zhuan) 業(ye) 的選擇都有所不同。雖然一些專(zhuan) 業(ye) 在社會(hui) 上很受歡迎,但如果學生對此不感興(xing) 趣或者未來從(cong) 事該職業(ye) 與(yu) 自身的性格和氣質不相符,也不建議盲目追求這類“熱門”。隻有從(cong) 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報適合自己特點的學校和專(zhuan) 業(ye) ,才能為(wei) 將來就業(ye) 創造良好的條件。需要注意,即使長線專(zhuan) 業(ye) 中也可能存在“暢銷”專(zhuan) 業(ye) 。
(二)就業(ye) 觀
就業(ye) 是一個(ge) 持續進行的過程,需要個(ge) 人不斷開發自身資源,並將其巧妙地與(yu) 社會(hui) 職業(ye) 需求相整合。在這一過程中,人們(men) 利用自身的人力資源,在特定職業(ye) 領域中從(cong) 事生產(chan) 物品或提供精神產(chan) 品的活動,同時也實現了個(ge) 人的價(jia) 值。
首先,轉變就業(ye) 就是謀生的觀念。找到工作是人們(men) 賺錢的一種方式,然而工作並不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賺錢,而應將其視為(wei) 提高百業(ye) 效能、帶來職業(ye) 樂(le) 趣的手段,並為(wei) 個(ge) 人能力與(yu) 社會(hui) 事業(ye) 提供發展的機會(hui) 。其次,轉變就業(ye) 就是索取的觀念。就業(ye) 是一種通過個(ge) 人的努力和付出換取一定待遇的方式。同時,就業(ye) 也是為(wei) 社會(hui) 作出貢獻的途徑之一。然而,並不僅(jin) 僅(jin) 在於(yu) 薪資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個(ge) 人能否在人民和社會(hui) 中創造足夠的價(jia) 值與(yu) 貢獻。因此,在這個(ge) 新世紀裏,我們(men) 高職畢業(ye) 生應該樹立起“奉獻力量、奉獻激情”的觀念,更應該樹立起比索取更為(wei) 重要的“奉獻思想、奉獻形象、奉獻魅力”的就業(ye) 理念。最後,轉變某一職業(ye) 從(cong) 一而終的觀念。現今社會(hui) 在不斷進步,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科學技術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新的技術、產(chan) 品和工藝不斷湧現,推動了產(chan) 業(ye) 升級的潮流,逐漸取代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這必將導致傳(chuan) 統職業(ye) 的轉型和新興(xing) 職業(ye) 的湧現。麵對日益多樣化的職業(ye) 格局更新變化,一個(ge) 人很難一生隻從(cong) 事同一個(ge) 職業(ye) ,也無法長期固定在某個(ge) 地方或單位工作下去。市場經濟下,資源合理配置是靠流動實現的,人力資源配置也是如此。社會(hui) 已不再有一勞永逸的職業(ye) 。一般而言,在一個(ge) 人的一生中要換3到4個(ge) 職業(ye) 。北美地區平均每個(ge) 人在一生中換工作6到7次。其實,隻有通過合理的流動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並且找到最能施展才華的崗位。高職畢業(ye) 生應該解放思想,樹立先就業(ye) 、再擇業(ye) 、敢於(yu) 創業(ye) 的理性觀念,不斷學習(xi) 調整,以適應不同職業(ye) 與(yu) 崗位所需之處。
(三)開展職業(ye) 生涯規劃與(yu) 設計
職業(ye) 生涯規劃與(yu) 設計是將個(ge) 人的實際情況與(yu) 社會(hui) 經濟發展需要相結合,確定未來職業(ye) 道路,製定相關(guan) 計劃。一般而言,“規劃”意味著在工作之前就依據特定的目的和要求,預先擬定具體(ti) 方法和步驟。因此,職業(ye) 生涯規劃涉及的內(nei) 容很廣泛,重要的是提前思考全麵、總體(ti) 性的方法和路線等方麵。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實現學生全麵而和諧的發展。為(wei) 了達到這個(ge) 目標,教育者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ge) 性差異、興(xing) 趣愛好以及專(zhuan) 長特點,努力設計具有針對性、靈活性和實用性的教育活動。通過幫助學生成就全麵發展並實現個(ge) 性化、差異化和專(zhuan) 項化的成長,我們(men) 可以真正做到“不受限製地培養(yang) 人才”。其中,職業(ye) 生涯規劃與(yu) 設計是職業(ye) 指導中重要的一環,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ye) 發展具有至關(guan) 重要的意義(yi) 。
三、結語
高職生就業(ye) 問題,需要政府、高職院校、用人單位和學生自身共同麵對。政府作為(wei) 高職生的最大依靠,應加強政策創新和現行政策落地效應的監督和促進,增強服務功能,充分發揮指揮棒作用,促進高職院校、用人單位和畢業(ye) 生三方合作的共贏模式,增強各方麵的協助、耦合關(guan) 係,構築更加融洽的促就業(ye) 體(ti) 係。其次,高職院校作為(wei) 畢業(ye) 生的主要教育提供者,同時作為(wei) 高職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重要橋梁,應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優(you) 勢,通過深化合作、加強實踐、實施雙向選擇等方式,提高高職生的實踐能力和市場競爭(zheng) 力,為(wei) 高職生就業(ye) 創造更多的機會(hui) 。用人單位作為(wei) 高職生就業(ye) 的最終落腳點,應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和業(ye) 務特點、結合高職生特點和優(you) 勢,合理配置各學曆層次人才比例和薪酬體(ti) 係,製定更科學、合理的招聘方案和育才體(ti) 製,為(wei) 高職生提供更公平合理的職業(ye) 發展和晉升通道。最後高職生作為(wei) 共建順暢就業(ye) 通道中不可或缺的主體(ti) ,應樹立正確的職業(ye) 價(jia) 值觀、增強職業(ye) 素養(yang) ,擺脫“靠、等”的被動思想,主動提升綜合素質和競爭(zheng) 力,積極積累充足的實踐經驗,為(wei) 順暢通道注入正能量。
綜上所述,政府、高職院校、用人單位和高職生協同多元主體(ti) 、順暢就業(ye) 通道,不僅(jin) 是推動高職生就業(ye) 的必然趨勢,更是一個(ge) 多贏的過程。期待在共建的過程中,各方主體(ti) 能加強溝通協作、優(you) 化資源配置和管理策略,為(wei) 高職生提供更開放、公平、穩定、便利的就業(ye) 環境和前景。
基金項目:2022年全省大中專(zhuan) 院校就業(ye) 創業(ye) 課題關(guan) 於(yu) 2023-2025 年高職院校畢業(ye) 生基層就業(ye) 形式分析研究(編號:JYB2023269)
作者簡介:餘(yu) 海洋,男,河南地礦職業(ye) 學院黨(dang) 委宣傳(chuan) 統戰部副部長、副教授 ;王子軒,男,河南地礦職業(ye) 學院黨(dang) 政辦公室科員、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