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鄭州科技學院:創新“32123”育人模式,以高質量思政教育 助力教育強省建設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23日18:45 來源:鄭州科技學院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單獨成章進行謀篇布局,吹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號角。近年來,我省始終堅持優(you) 先發展教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xing) 省、人才強省戰略。鄭州科技學院堅決(jue) 貫徹落實中央和我省關(guan) 於(yu) 教育的決(jue) 策部署,創新性地提出了“32123”育人模式,通過構建“宣講團”“小讀本”“融媒體(ti) ”“雲(yun) 穿越”“大課堂”五種育人新路徑,著力做好高質量思想政治工作,增強育人思想引領力,助力教育強省建設事業(ye) 高質量有序推進。


三級聯動:“宣講團”奏響奮進樂(le) 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教育大會(hui) 上強調,“要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鑄魂育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強調充分發揮紅色資源育人功能。”學校構建了宣講團、教師宣講團、學生宣講團三級宣講團體(ti) 係,實行“培根鑄魂 領航潤心——偉(wei) 大成就育新人”宣講團育人工程,將新時代偉(wei) 大成就有機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對於(yu) 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關(guan) 鍵意義(yi) 。通過構建學校“鑄魂”宣講團、教師“領航”宣講團、學生“潤心”宣講團三級聯動宣講團架構,致力於(yu) 以青年視角和青年話語,傳(chuan) 遞新時代偉(wei) 大成就,汲取新時代偉(wei) 大成就的精神偉(wei) 力,鼓勵大學生為(wei) 實現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兩(liang) 冊(ce) 並行:“小讀本”記錄偉(wei) 大成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五四青年節寄語新時代青年時強調,“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爭(zheng) 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中展現青春作為(wei) 、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shu) 寫(xie) 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學校印製以《新時代偉(wei) 大變革之理論成就小讀本》《新時代偉(wei) 大變革之實踐成就小讀本》為(wei) 主的係列便攜小讀本。學生以主題班會(hui) 、研討會(hui) 、座談會(hui) 、茶話會(hui) 、暢聊會(hui) 等形式,從(cong) 單方輸入新時代偉(wei) 大成就相關(guan) 知識,到多方輸出、共同分享自我學習(xi) 成果,增強了學生多元化認知能力。


多元合一:“融媒體(ti) ”展現多彩畫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幹巴巴的。”“融媒體(ti) ”以新時代偉(wei) 大成就為(wei) 主要內(nei) 容,精心打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朋友圈”。以網站、微信公眾(zhong) 號、官方QQ、抖音等新媒體(ti) 為(wei) 線上教育載體(ti) ,以廣播、學院學報為(wei) 線下教育載體(ti) ,用推文、圖片、音頻、微視頻、話題互動等大學生喜愛的形式宣傳(chuan) 新時代偉(wei) 大成就,產(chan) 出係列原創優(you) 秀網絡文化作品,弘揚主旋律,傳(chuan) 播正能量,占領思政教育主陣地。


兩(liang) 館同遊:“雲(yun) 穿越”體(ti) 驗非凡之旅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幹意見》強調,“大力推進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課教師信息化能力素養(yang) ,推動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政課教學中應用。”推動信息技術與(yu) 思政課教學深度融合,既是推動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時代之需,又是提升思政課育人效果的實踐之要。學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搭建沉浸式體(ti) 驗館、交互式情境舞台兩(liang) 大場館,將新時代偉(wei) 大變革的價(jia) 值、理論、實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讓學生通過“雲(yun) 穿越”式的實踐和體(ti) 驗方式,感受新時代動起來的曆史、活起來的理論、炫起來的課堂,有效提升了學校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qin) 和力、針對性,推動了思想政治工作同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使其時代感和吸引力不斷增強。


三課協同:“大課堂”培育擔當之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hui) 大課堂結合起來”,強調理論學習(xi) 與(yu) 實踐教育在思政課教學中相輔相成、內(nei) 在統一的關(guan) 係。“32123”育人模式注重挖掘“大課堂”顯功能與(yu) 潛功能:將新時代偉(wei) 大成就的理論知識通過教學“第一課堂”講授,讓學生在校園實踐“第二課堂”和社會(hui) 實踐“第三課堂”體(ti) 驗、踐行,充分挖掘“大課堂”的雙重功能。既強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關(guan) 鍵課程”地位,又明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局調動育人主體(ti) 、全麵發掘育人資源上的係統性要求。


在“宣講團”“小讀本”“融媒體(ti) ”“雲(yun) 穿越”“大課堂”為(wei) 主要渠道的“32123”育人模式下,鄭州科技學院育人效果和社會(hui) 影響力都得到顯著提升。首先,創新了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方式:如“開放麥”“rap”等新型宣講模式,《鄭科·青年說》《特色主題班會(hui) 》《活力社團》等特色活動,主題班會(hui) 、研討會(hui) 、座談會(hui) 、茶話會(hui) 、暢聊會(hui) 等分享對話形式,大概念教學法、五環教學法、小班研討、案例分享等新的教學方式,情景模擬式、導遊展示式、曆史再現式、角色體(ti) 驗式、自主探究式等新的思政學習(xi) 體(ti) 驗模式。其次,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ti) 拓域:“32123”育人模式,突破了傳(chuan) 統的室內(nei) 、課堂的載體(ti) ,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ti) 拓展到了虛擬的網絡空間和融媒體(ti) 中,拓展到了融合信息化技術的場館中,讓理論看得見、摸得著,讓學生在情感中認同新時代偉(wei) 大變革,並汲取精神偉(wei) 力。最後,思政育人提質增效:學生積極參與(yu) “潤心宣講團”,在“雲(yun) 穿越”中感受沉浸式體(ti) 驗和互動,“大課堂”內(nei) 收獲知識性、趣味性、體(ti) 驗性和互動性的思政知識,積極性空前高漲,實現了從(cong) “受教者”變成“主講人”、從(cong) “旁觀者”變成“製作人”的轉變。


“32123”育人模式是鄭州科技學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之舉(ju) ,也是學校加快建設高質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ti) 係的具體(ti) 實踐,有利於(yu) 推動高校形成健康的教育環境和生態,全麵提高教育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高質量推進河南省教育強省事業(ye) 有序運行。


基金項目:本文為(wei) 2024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yu) 實踐項目(思政課類)“數字賦能思政課體(ti) 驗式教學模式探索與(yu) 實踐”(編號:2024SJGLX1024);鄭州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yu) 實踐項目(思政課程)“價(jia) 值引領 數智賦能:大語言模型融入思政課改革研究”(編號:2025 SZK 002);鄭州科技學院校級教青年項目“‘大思政課’視域下高校思政課體(ti) 驗教學改革的困境與(yu) 出路”;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hui) 2024年度調研課題“民辦高校打造思政體(ti) 驗‘金課’研究與(yu) 實踐”(編號:HNMXL20242194)階段性成果。



責編:任萬輝 作者:楊林芳 高瑩 作者單位:鄭州科技學院 二審:時高璽 三審:張舸

最新發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