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高中的振興(xing) 發展是縣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的印發,如何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ang) 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進而整體(ti) 提升縣域普通高中的辦學水平,成了教育界普遍關(guan) 注的焦點。本次,《河南教育》(教師教育)編輯部聚焦“課堂三度”與(yu) “思維三化”理念 ,對息縣一高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王培德進行專(zhuan) 訪。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王校長,您好!在2024年息縣一高第三屆“蒲公英杯”教學技能大賽的評價(jia) 標準中,“課堂三度”和“思維三化”這兩(liang) 個(ge) 概念被特別強調。我想請您從(cong) 這兩(liang) 個(ge) 角度出發,解析它們(men) 在教學中的應用與(yu) 實踐,並談談如何結合《行動計劃》推動息縣一高的發展。
王培德校長:“課堂三度”和“思維三化”是我們(men) 當前教學評價(jia) 體(ti) 係中的核心標準,也是培養(yang) 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課堂三度”包括學生參與(yu) 度、目標達成度和教學有效度,“思維三化”是思維過程化、思維外顯化和思維規範化。在實際教學中,我們(men) 通過這些標準和方法來引導和評估學生的學習(xi) 過程,確保教學的高效性和針對性。
而對於(yu) 如何結合《行動計劃》推動息縣一高的發展。我認為(wei) ,首先,《行動計劃》強調了規範招生秩序、穩定優(you) 質生源的重要性。這與(yu) 我們(men) 提到的“課堂三度”中的學生參與(yu) 度密切相關(guan) 。隻有確保學生積極參與(yu) 課堂,我們(men) 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吸引和留住優(you) 質生源。其次,《行動計劃》提到的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guan) 鍵。我們(men) 不僅(jin) 要提升校長和教師的管理水平,還要防止優(you) 秀人才流失,加大教師補充力度,優(you) 化教師資源配置。此外,《行動計劃》還強調了改善辦學薄弱環節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性。我們(men) 將繼續加強學校標準化建設,改善教學條件和生活條件,為(wei) 師生創造良好的學習(xi) 和生活環境。同時,我們(men) 還將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大力推進優(you) 秀教學成果應用,完善選課走班、綜合素質評價(jia) 和學生發展指導等製度,以全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王校長,您提到的這些內(nei) 容與(yu) “課堂三度”和“思維三化”緊密相連。請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何踐行這些理念,實現教學的最優(you) 化呢?
王培德校長: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堂三度”和“思維三化”的要求,精心設計教學內(nei) 容和教學活動。首先,通過情境創設和合作學習(xi) 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yu) 度,激發他們(men) 的學習(xi) 興(xing) 趣和積極性。其次,明確教學目標,並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確保這些目標實現。教師還注重觀察和評估學生的思維過程,引導他們(men) 深度思考,並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來展示和分享思考成果。最後,教師要注重教學反思和評估,不斷優(you) 化教學方法和手段,以適應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發展。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王校長,您能否分享一些具體(ti) 的教學案例,讓我們(men) 更直觀地理解“課堂三度”和“思維三化”呢?
王培德校長:當然可以。在數學課上,我們(men) 可以設計一個(ge) 與(yu) 現實生活緊密相關(guan) 的數學問題作為(wei) 導入。以“如何合理規劃家庭預算”為(wei) 例,這個(ge) 問題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xi) 興(xing) 趣,又能引導他們(men) 深度思考。接著,我們(men) 通過分步驟講解,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在教學過程中,我們(men) 可以使用多媒體(ti) 工具和互動白板等現代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有效。同時,我們(men) 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來展示他們(men) 的思考過程,並將這些思考過程轉化為(wei) 可見的圖表或模型等形式進行展示。這樣不僅(jin) 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還能提高他們(men) 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最後想請問王校長,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平衡“情境創設”“當堂訓練”及“課堂三度”三個(ge) 方麵呢?
王培德校長:在我看來,“情境創設”“當堂訓練”及“課堂三度”都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情境創設”可以激發學生的興(xing) 趣和學習(xi) 動力,為(wei) 他們(men) 提供良好的學習(xi) 氛圍;“當堂訓練”則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提高他們(men) 解題能力的重要手段;“課堂三度”是評價(jia) 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要求我們(men) 在教學中關(guan) 注學生的參與(yu) 度、目標達成度和教學有效度。
為(wei) 平衡這三個(ge) 方麵,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xi) 需求來設計教學活動。比如,在設計情境時,要注重與(yu) 教學內(nei) 容的緊密聯係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在當堂訓練時,要注重題目的針對性和難度的適中性;在課堂評價(jia) 時,要關(guan) 注學生的全麵發展和個(ge) 性差異等。隻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的最優(you) 化和學生的全麵發展。
《河南教育》(教師教育):感謝王校長的精彩分享!通過此次訪談,我們(men) 對“課堂三度”與(yu) “思維三化”有了更多理解。在實際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可從(cong) 多方麵著手培養(yang) 學生的高階思維,提升教學質量。如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以學生為(wei) 中心,增加課堂互動的深度與(yu) 廣度;借助現代教育技術,豐(feng) 富教學資源,拓展教學內(nei) 容的深度與(yu) 維度;開展小組合作學習(xi) ,促進學生思維碰撞,培養(yang) 其批判性思維與(yu) 創新思維能力等。相信在未來的教學中,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將“課堂三度”和“思維三化”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學,並結合《行動計劃》的要求,共同推動縣域普通高中的整體(ti) 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