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四屆(2024)中國民辦教育發展大會(hui) 在北京隆重召開,黃河科技學院執行董事、副校長楊保成應邀參會(hui) 。在此次大會(hui) 上,該校“目標驅動 評價(jia) 牽引 高質量推進應用型本科課程建設”案例被評為(wei) “第十四屆(2024)中國民辦教育發展大會(hui) 優(you) 秀辦學案例”,是河南省獲此榮譽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案例背景】黃河科技學院作為(wei) 全國第一所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全國首批應用技術大學改革試點戰略研究單位,肩負著為(wei) 地方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培育應用型人才的重大使命。當前,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新技術迅速發展,傳(chuan) 統課程體(ti) 係未能及時跟進社會(hui) 需求的變化,普遍存在課程設置偏重傳(chuan) 統學科體(ti) 係,教學模式以理論教學為(wei) 主,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人才培養(yang) 與(yu) 企業(ye) 需求脫節等問題,嚴(yan) 重製約了民辦本科高校的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學校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學生的成長發展、提升學生的崗位勝任力、就業(ye) 適應力和職業(ye) 發展力為(wei) 目標,全麵重構產(chan) 教融合型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推動人才培養(yang) 供給側(ce) 和產(chan) 業(ye) 需求側(ce) 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
【主要舉(ju) 措】學校以能力輸出為(wei) 導向,以企業(ye) 崗位任務為(wei) 標準,以課程知識建模為(wei) 手段,重構“基礎+實踐+應用”產(chan) 教融合型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各專(zhuan) 業(ye) 緊密對接職位群和崗位任務,按照任務到能力再到知識的邏輯,將企業(ye) 真實項目化為(wei) 課程項目任務,創設項目化教學體(ti) 係;全麵梳理項目化教學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素養(yang) ,倒逼專(zhuan) 業(ye) 基礎課和公共基礎課改革;設置應用型課程,教師帶領學生承接企業(ye) 委托項目,在獲得工作報酬的同時接受職業(ye) 應用性評價(jia) ,使學生從(cong) 大一大二的“見過”“做過”、大三的“做成”到大四的“做好”。數字化賦能,打造課程設計、課程教學、自主學習(xi) 、課程評價(jia) 的數字化閉環體(ti) 係。實施課程評估,實行“優(you) 課優(you) 酬”,最高給予5倍工作量獎勵。
【經驗成果】學校投入3000餘(yu) 萬(wan) 元完成2200門本科課程的知識建模和新版教學設計,95%以上課堂實現混合式教學。47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編寫(xie) 《應用型高校本科專(zhuan) 業(ye) 產(chan) 教融合型課程體(ti) 係改革與(yu) 實踐》叢(cong) 書(shu) ,由清華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獲省級以上一流課程、教師課堂創新大賽116門(項)。學生競賽居全省高校前列,2次榮登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競賽榜單(TOP100)。教學改革成果吸引370餘(yu) 家高校、企事業(ye) 單位來校學習(xi) 交流,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hui)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等高端論壇做主題報告30餘(yu) 次,受到廣泛讚譽。
學校課程改革成果不僅(jin) 為(wei) 學生提供了高質量的教育,也為(wei) 民辦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示範,推動了民辦教育整體(ti) 質量的提升,促進了民辦教育健康、規範、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滿足了社會(hui) 對多樣化、高質量教育的需求,為(wei) 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培養(yang) 更多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
據悉,中國民辦教育發展大會(hui) 是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hui) 主辦的全國性行業(ye) 會(hui) 議,是民辦教育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會(hui) 議。本次會(hui) 議以“麵向2035的中國民辦教育”為(wei) 主題,旨在學習(xi) 貫徹全國教育大會(hui) 精神,研討民辦教育發展趨勢、高質量發展戰略與(yu) 可持續發展路徑,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服務教育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