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R1作為(wei) 我國自有團隊研製的開源人工智能大模型之一,其能力震驚業(ye) 界,其應用在全球如火如荼。為(wei) 響應師生對人工智能本地化應用的訴求,2月19日,鄭州大學國家超級計算中心、計算機與(yu) 人工智能學院、信息化辦公室攜手攻堅,成功在超算中心設備上部署本地化“滿血版”DeepSeek-R1大模型(671B)。這標誌著鄭州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應用與(yu) 實踐取得階段性突破,具備為(wei) 學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yang) 以及學科發展賦能的能力。
此次部署的“滿血版”DeepSeek-R1大模型基於(yu) 6710億(yi) 參數,具備卓越的複雜推理和深度交互能力,能夠提供多功能一體(ti) 化服務,涵蓋複雜邏輯推理、長文本深度分析、知識問答、文本創作、個(ge) 性化學習(xi) 支持等多個(ge) 方麵,滿足師生在科研、教學和學習(xi) 過程中的多樣化需求,可為(wei) 我校師生提供學習(xi) 、研究和創新支持。本地化部署DeepSeek-R1大模型具備穩定、安全、靈活的核心優(you) 勢。基於(yu) 校內(nei) 算力平台,可規避外部服務器中斷和拒絕服務風險,確保了7×24小時穩定響應,滿足師生科研、教學和學習(xi) 的連續性需求;同時,問答數據在本地存儲(chu) ,不用於(yu) 任何模型優(you) 化或第三方共享,嚴(yan) 格保障科研機密與(yu) 個(ge) 人隱私,為(wei) 學術探索築牢數據安全和私密化防線。
在多個(ge) 關(guan) 鍵應用領域,DeepSeek-R1大模型展現出強大的實力。數學推理方麵,能夠解答高等數學、概率統計、線性代數等複雜問題,提供解題思路與(yu) 引導式問題;編程助手中,支持10餘(yu) 種編程語言的代碼創作與(yu) 問題診斷;文本分析時,可快速提煉論文創新點、方法及實驗結果;知識問答通過多輪對話實時聯網搜索權威信息,提供全麵、快速、優(you) 質的回答;在文本創作與(yu) 智能辦公場景下,實現高效語言生成、輔助寫(xie) 作、智能糾錯和摘要生成、多種語言實時互譯;論文寫(xie) 作輔助提供語法檢查、參考文獻自動生成等功能,極大提高寫(xie) 作效率。
目前,DeepSeek-R1係列大模型正在對接學校統一身份認證平台,近期將麵向全校師生開放試用。同時,將根據學校各學科具體(ti) 需求與(yu) 硬件條件,以具體(ti) 化、針對性、私有化、學科專(zhuan) 用或實驗室專(zhuan) 用的方式將進一步將70B、32B、14B、8B、7B等不同版本的DeepSeek-R1大模型部署到學科內(nei) 部,並接入本地知識庫(如學術資源、課程資源、實驗數據等),後期學校將根據具體(ti) 需求及資源占用情況提供差異化服務,構建“AI+學科”垂直領域解決(jue) 方案,為(wei) 學科交叉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此次“滿血版”DeepSeek-R1大模型的成功部署,是鄭州大學積極響應國家科技創新戰略,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ju) 措。學校將以此為(wei) 契機,持續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科研領域的應用,不斷提升人才培養(yang) 質量和科研創新水平,為(wei)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