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首頁 > 高等教育 > 正文

張誌堅:落實省委“四高四爭先”部署 全力推進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5年02月25日20:22 來源:商丘師範學院

商丘師範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 張誌堅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謀劃發展之年,是落實全國教育大會(hui) 精神、《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精神的關(guan) 鍵之年,更是加快建設教育強省全麵布局、高位推進之年。為(wei) 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省委“四高四爭(zheng) 先”部署,商丘師範學院將著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化發展,著力推進協同創新和融合發展,著力立足地域文化打造傳(chuan) 統文化育人特色,著力完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管理體(ti) 製機製,為(wei) 奮力譜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河南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在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化發展上銳意進取。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和重要抓手。依靠教育改革增動力。麵臨(lin) 高質量教育需求日益迫切、生源危機日益加劇複雜形勢,學校將以深化改革為(wei) 抓手,舉(ju) 全校之力提升辦學層次;通過優(you) 化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做強“新師範”、做優(you) “新工科”、做特“新文科”,構建以教師教育、新材料新能源與(yu) 化學工程、生物資源與(yu) 營養(yang) 健康、信息科學技術與(yu) 智能製造、區域社會(hui) 發展與(yu) 文化傳(chuan) 承創新五大骨幹學科群為(wei) 主體(ti) 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ti) 係。為(wei) 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增加動力。依靠科技創新激活力。以“創新驅動、應用導向、精準發力”為(wei) 思路,實施科技賦能發展計劃,實施高端平台鍛造計劃,實施“三大培育計劃”,實施體(ti) 製機製創新計劃。深化校企合作,重點開展金剛石生產(chan) 及加工、新能源汽車寬溫域高功率二次電池關(guan) 鍵材料、阿爾茨海默病標誌物傳(chuan) 感技術、保健食品、新品種選育、綠色飼料添加劑等方麵研究和應用,持續擦亮“商師產(chan) 學研”品牌,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依靠人才隊伍培育強內(nei) 力。以“學生為(wei) 本、深化改革、全麵推進”為(wei) 思路,堅持產(chan) 教融合協同育人,嚴(yan) 格落實“雙導師製”,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強研究生教育管理。以“師德為(wei) 先、內(nei) 培外引、優(you) 化結構”為(wei) 思路,開展高層次人才引育行動,開展“四雙型”師資建設行動,開展行業(ye) 導師選聘行動,打造豫東(dong) 人才隊伍建設蓄水池、激活發展內(nei) 驅力。


二、把牢高水平開放重要動力,在推進協同創新和融合發展上奮勇爭(zheng) 先。開放辦學是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重要路徑,學校要注重向外借力,在推進協同創新和融合發展上奮勇爭(zheng) 先。加大校市融通共生。積極參與(yu) 永城王莊遺址發掘,深化殷商之源文化研究院研究;圍繞低空經濟發展,配合商丘機場建設,大力推動商丘樞紐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建設及成果產(chan) 出,助力商丘“對外開放橋頭堡、樞紐經濟新高地”建設;充分發揮黃河故道生態保護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作用,為(wei) 商丘南水北調豫東(dong) 水資源配置工程蓄勢賦能。強化共建商丘師範學院附屬學校教育集團,提升高質量基礎教育品牌引領作用。創新產(chan) 教融合發展機製,大力實施“職普融通、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重點打造生命健康、智能製造、智慧人居環境、數字經濟等特色鮮明、服務精準的產(chan) 業(ye) 學院,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條深度融合。實施校際合作攀強計劃。深化教育部協同提質師範教育項目,與(yu) 華南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等省內(nei) 外高水平大學深度合作,實施中層幹部掛職鍛煉和教師訪學行動,探索教學資源共享與(yu) 學分互認辦法等。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yu) 合作。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推進與(yu) 國外高水平大學合作辦學,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做好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機構的拓展與(yu) 建設,不斷彰顯河南省國際化特色高校建設效能,持續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


三、圍繞創造高品質生活根本目的,在立足地域文化打造傳(chuan) 統文化育人特色上久久為(wei) 功。文化品牌建設是高校質量內(nei) 涵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是體(ti) 現一所高校大學精神與(yu) 教育理念的靈魂。立足地域文化,凝練育人特色。認真學習(xi) 踐行習(xi) 近平文化思想,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引領,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寶貴的教育資源,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機融入課堂教學、融入科學研究、融入專(zhuan) 業(ye) 實踐、融入第二課堂,打造文化育人品牌,構建“四個(ge) 融入”與(yu) “大思政課”協同育人特色。在《中原紅色之旅》14集短視頻入選教育部文化育人創新工作案例基礎上,推出“殷商之源在商丘”30集專(zhuan) 題片。挖掘校史文化資源,高水平完成校史館建設,舉(ju) 辦“興(xing) 辦師範教育80周年”創新發展大會(hui) ,凝練商師精神,講好商師故事,增進師生愛校榮校情懷。打造商師社團文化,構建育人生態。持續開展文明校園創建工程,加強人文關(guan) 懷和心理疏導,豐(feng) 富校園文化生活,深入開展群眾(zhong) 性科技文化體(ti) 育活動,引導師生養(yang) 成體(ti) 育運動習(xi) 慣,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營造積極向上、和諧愉悅氛圍,增進身心健康,提高工作學習(xi) 效率。加強學生社團建設,實施“一院一品”校園特色文化項目創建,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形成特色鮮明的商師社團文化。聚力文旅文創,強化地方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持續打造華商論壇品牌,積極推進應天文化論壇,建立商丘地方文化數據庫,加強文化典籍整理研究,服務商丘城市文化繁榮發展。做強做優(you) 漆畫板畫,擴大漆畫品牌影響力。秉承“展商師技藝,為(wei) 商丘設計”思路,開展地域文化產(chan) 業(ye) 藝術創作,創造標誌性文化成果。


四、優(you) 化實施高效能治理堅強保障,在完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管理體(ti) 製機製上善作善成。思維是行動的先導,學校要從(cong) 轉變思維觀念入手,統籌推進辦學模式、管理體(ti) 製、保障機製改革。強化黨(dang) 建引領,構建三級聯動治理體(ti) 係。推行“黨(dang) 建+網格+大數據”模式,構建校黨(dang) 委——院係黨(dang) 組織——基層黨(dang) 支部三級聯動體(ti) 係。實施“書(shu) 記領航工程”,推行“網格化”黨(dang) 建管理,實現“組織建在網格、黨(dang) 員融入網格、服務下沉網格”,保證“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實施“黨(dang) 建質量提升計劃”,將基層治理效能納入基層黨(dang) 組織書(shu) 記述職評議考核指標體(ti) 係。完善製度體(ti) 係,夯實治理現代化根基。堅持以章程為(wei) 統領,以製度建設為(wei) 主線,將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精神、全國教育大會(hui) 和河南省教育大會(hui) 精神、省委、省政府關(guan) 於(yu) 教育科技創新大會(hui) 暨人才工作會(hui) 議精神、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等有關(guan) 高等教育改革的精神融入其中,構建行之有效的“1+N”製度體(ti) 係。深化數字賦能,打造智慧治理新範式。通過數字化管理平台,創新“院係吹哨、部門報到”基層治理響應機製,實現問題發現、任務派發、過程監督、結果反饋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及時發現安全穩定隱患,聚焦師生實際需求,著力解決(jue) 師生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抓好全域全時安全穩定工作,確保各項舉(ju) 措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責編:梅瑞祥 二審:時高璽 三審:張舸

最新發布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