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体育登入口

深化產教融合,職業教育應主動作為

發布時間:2025年03月04日17:48 來源:鄭州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職業(ye) 教育是與(yu) 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其本質區別之一就是職業(ye) 教育更強調“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這也是國際上先進職業(ye) 教育模式的共同特征。辦職業(ye) 教育就要始終盯緊產(chan) 業(ye) 、企業(ye) ,通過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職業(ye) 教育育人質量,提升職業(ye) 教育服務產(chan) 業(ye) 、企業(ye) 的水平。


把產(chan) 教融合的理念主動融入區域發展。職業(ye) 教育肩負著為(wei) 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培養(yang) 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深化產(chan) 教融合,必須從(cong) 融入區域發展做起。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類型、層次、結構決(jue) 定了對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類型、層次、結構,而這又決(jue) 定了職業(ye) 教育培養(yang) 高技能人才的類型、層次、結構,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樣態決(jue) 定著職業(ye) 教育樣態,因此製定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劃,要同步製定區域產(chan) 教融合發展規劃。


產(chan) 業(ye) 鏈決(jue) 定人才鏈,有什麽(me) 樣的產(chan) 業(ye) 結構就有什麽(me) 樣的人才結構。省、市、縣屬職業(ye) 院校要各自深度融入省、市、縣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辦學,並結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製造強國戰略,統籌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和產(chan) 業(ye) 結構,同步規劃產(chan) 教融合發展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實現途徑和重大項目。要按照區域發展總體(ti) 戰略和主體(ti) 功能區規劃,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布局,引導職業(ye) 教育資源逐步向產(chan) 業(ye) 和人口集聚區集中,如製造業(ye) 大省要優(you) 先辦好工業(ye) 類職業(ye) 院校、農(nong) 業(ye) 大省要優(you) 先辦好農(nong) 業(ye) 類職業(ye) 院校。當前,我國正以打造“市域產(chan) 教聯合體(ti) ”為(wei) 引領深入推進區域內(nei) 產(chan) 教融合,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深化產(chan) 教融合創新實踐,已經成為(wei) 破解職業(ye) 教育發展難題、推動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的關(guan) 鍵選擇。


把產(chan) 教融合的理念主動融入行業(ye) 發展。職業(ye) 教育應高度關(guan) 注行業(ye) 主管部門、行業(ye) 組織等按照行業(ye) 、產(chan) 業(ye) 人才需求定期發布的技術技能人才需求預測報告,以此為(wei) 依據,健全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設置定期評估機製,引導職業(ye) 教育動態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設置,定期調整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目錄,把每5年修訂一次職業(ye) 院校專(zhuan) 業(ye) 目錄的要求落到實處。可以根據需要,主動吸納行業(ye) 主管部門、行業(ye) 組織參與(yu) 製定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目錄和相關(guan) 職業(ye) 教育標準。注重發揮用人單位對職業(ye) 能力的評價(jia) 作用,把市場供求比例、就業(ye) 質量作為(wei) 設置調整專(zhuan) 業(ye) 結構、確定人才培養(yang) 規模的重要依據。


同時,新增職業(ye) 教育招生計劃要主動向承擔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職業(ye) 院校傾(qing) 斜。鼓勵、支持接受職業(ye) 教育的學生在取得學業(ye) 證書(shu) 的同時,取得相應的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或者職業(ye) 技能等級證書(shu) 。根據行業(ye) 發展需要,采取措施,大力發展先進製造等產(chan) 業(ye) 需要的新興(xing) 專(zhuan) 業(ye) 。打造行業(ye) 產(chan) 教融合共同體(ti) ,培育供需匹配的產(chan) 教融合服務組織,優(you) 先選擇重點行業(ye) 和重點領域跨區域組建行業(ye) 產(chan) 教融合共同體(ti) ,支撐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服務行業(ye) 企業(ye) 技術改造、工藝改進、產(chan) 品升級。


把產(chan) 教融合的理念主動融入辦學過程。職業(ye) 教育“新雙高”建設提出了“高水平辦學能力”和“高質量產(chan) 教融合”的新理念,更加強調產(chan) 教融合,更加強調提升服務能力。職業(ye) 院校應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yang) 需要,更加主動地與(yu) 具備條件的頭部企業(ye) 、先進企業(ye) 開展合作,在深化產(chan) 教融合上既要主動做好“引企入校”提高辦學能力,又要主動做到“送教進企”提升服務企業(ye) 發展的能力。


“引企入校”要重點解決(jue) 好職業(ye) 院校培養(yang) 高技能人才過程中自身難以解決(jue) 或解決(jue) 不好的問題,在人才培養(yang) 的全過程深度融入企業(ye) 元素,校企共建“金專(zhuan) 業(ye) ”“金課程”“金師資”“金教材”“金基地”。“送教進企”要重點解決(jue) 好生產(chan) 性實習(xi) 實訓問題,解決(jue) 好育人和用人的無縫銜接問題。職業(ye) 教育最先進、最實用的生產(chan) 性實習(xi) 實訓項目、實訓內(nei) 容一定在企業(ye) ,技術技能人才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一定在企業(ye) 。基礎性的、常規性的實習(xi) 實訓項目和內(nei) 容可以在職業(ye) 院校內(nei) 部解決(jue) ,最前沿的生產(chan) 性實訓項目和內(nei) 容需要通過校企合作在企業(ye) 解決(jue) 。對於(yu) 技術性、實踐性較強的專(zhuan) 業(ye) ,要全麵推行現代學徒製和企業(ye) 新型學徒製,推動學校招生與(yu) 企業(ye) 招工相銜接,探索試行“招生即招工、入學即入職、畢業(ye) 即就業(ye) ”的職業(ye) 教育新模式。

(作者係鄭州汽車工程職業(ye) 學院理事長)


責編:梅瑞祥 作者:馬嘉璐 二審:時高璽 三審:張舸

最新發布

更多精彩